当前位置:首页
>新闻>地方动态>动态信息

黑龙江强化地理标志保护运用以“小标志”带动“大产业”

日前,黑龙江省全系统推进地理标志使用一市一策,开展地理标志与文旅融合工作,实现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“产业+”融链强群,营造地理标志特色发展体系。制定《地理标志使用推进一市一策》,逐地分析地理标志基本数据、使用现状、成效和不足,结合实际提出指导意见,《地理标志使用推进一市一策》推出后已有7个未使用的地理标志获得使用。推进地理标志与文旅融合,打造以地理标志为核心特色的旅游线路、文创产品、主题展馆、特色餐饮等,全省已推出地理标志特色旅游线路19条,打造了“铁力大米”、“响水大米”两条特色精品线路;主题展馆2个。

“品牌+”示范引领,做强地理标志多样化影响力。在全国率先制定工作指引,从推进特色质量提升、强化保护效能、开拓外埠市场等八个方面细化措施,高标准推进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。开展“讲述地标故事助力乡村振兴”宣传活动,开设“魅力龙江多彩地标”专栏,发布宣传作品20余篇,五常大米、方正大米、饶河东北黑蜂、亚沟粘豆包、依安大鹅、北大仓酒等龙江优质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力持续扩大。

“科技+”全程赋能,提升地理标志产品含金量。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超过700亿,连续十年蝉联大米类地理标志全国第一。五常市建立五常大米数字监管平台,利用“物联网+区块链+大数据”先进数字监管技术,实行总量控制数字管理,对田间到餐桌全程追溯。东宁市在全国首创小孔单片、春耳秋管、越冬耳栽培等20余项产业新技术,革新了装袋机、窝口机等30余款菌用器械设备,打造“中国黑木耳第一县”产业集群,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。

截至目前,全省共有地理标志产品168个,专用标志使用企业1420家,使用率超过70%,2024年度全省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达228.60亿元。(黑龙江)